浏览次数:1618 作者: htxhAdmin 信息来源:安康林业网 发布时间:2017-08-29 |
巧借生态之优势,补齐发展之短板。近年来,安康市各级林业部门立足我市山大地薄、贫困发生率较高、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基本市情,积极抢抓国家扶持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域发展和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市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以安康的优势林业资源为依托,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统筹推进林业生态建设与民生林业协同发展,以林业园区为承载,着力打造富硒茶、核桃、林下经济等林业富民产业,做大做优林业生态经济,为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目标,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抓产业,建园区,拓展林农致富路。安康93%都是山地,森林覆盖率65%,林业用地2878万亩。市林业局坚持“生态立市、兴林富民”的发展路径,在盘活山林资源、做足林文章上狠下功夫,积极探索基地+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林业+”精准扶贫新模式,以建设林业产业示范园区为抓手,实施政策扶持和项目奖补,捆绑整合退耕还林、天保工程、重点区域绿化等林业工程项目资金3.4亿元,培育发展茶叶、核桃等林业脱贫主导产业,形成了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林业产业集群,全市特色经济林基地达到772万亩。其中,在全市1003个贫困村发展林业特色产业321万亩,发展林下种植110万亩,林下养殖1200万头(只),山林经济产品总量达36万吨,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事林业产业收入5.5亿元,涉及9.83万户、32.1万人,人均增收1732元。按照山上建园区、山下建社区的思路,启动建设林业产业园区近300个,通过园区建设,有效盘活贫困农户移民搬迁后腾退土地80多万亩,辐射带动农户近3万户12.6万人从事林业产业建设,让贫困农户以流转、租赁、入股分红或参与园区建设管理等方式,让贫困林农成为园区的产业工人,获取稳定的经济收入。如今大多数贫困村都形成了林间种植、林下养殖、林上采集等复合型林业产业发展模式,一大批贫困户依托林业特色产业率先实现了脱贫。
育龙头,树品牌,带动林农促增收。制定林业龙头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安康富硒茶、富硒核桃品牌整合方案,出台相关优惠扶持政策,加大林业项目支持力度,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指导企业(合作社)建立与林农利益联结机制,推广宁陕县社区性开发的“皇冠模式”、股份制开发的“漫沟模式”和沟域经济的“蒿沟模式”以及岚皋县金岚木业的订单林业模式,组织涉林企业、合作社、林业园区业主与贫困林农签订《贫困户包联帮扶责任书》,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破解贫困户缺资金、缺技术、缺销路等增收难的问题。全市共培育发展涉林企业365家、林业专业合作社449个,开发出富硒核桃、山野菜、山竹笋、魔芋干、野生蜂蜜、木爪、狮头柑、金钱橘等系列安康富硒山珍品牌以及安康富硒茶等系列茶饮品,注册茶叶品牌21个、其他林产品品牌30多个,吸纳近3.65万名贫困林农加入农(林)业专业合作社,涉林企业为贫困农户提供就业岗位1.2万个,一大批贫困农户变身为茶农、果农、蜂农……,成为新生代的职业农民和产业工人,从而获得稳定收入,有效提升了贫困农户自我发展能力。
强科技,重培训,力促林农长技能。通过加强指导培训,建立林(农)业科技人员承包责任制等措施,重点围绕茶叶、核桃、特色林果栽培技术及后期管护、病虫害防治等内容,采取分级负责、集中培训、分类指导的方式,组织开展“学本领、强素质、促创建”为主题的大培训,安排林农技能培训经费200余万元,从市县两级抽调百名林(农)专业技术人员组建 “脱贫攻坚百人技术服务工作团”,重点加强对贫困村的督促指导,针对建档立卡的303个贫困村、100个林业重点示范园区,开展林业适用技术培训125场次、培训贫困农户11600人、免费为贫困农户提供农药、种苗、修剪工具等农用物资合计约20万元。加大贫困村职业农民培育力度,从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中挑选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农民培育发展成林业产业大户,推荐申报认定初级新型职业农民15人,为力促贫困农户掌握一门林业适用新技术,提高贫困农户生产生活技能,提升贫困林农自我造血功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