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1767 作者: xyx2019 信息来源: 陕西省林业产业协会 发布时间:2019-11-21 |
商洛核桃发展历史悠久,是全国著名核桃主产区,素有“核桃之都”之称,毛泽东同志曾对商洛“每户种一升核桃”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并做出重要指示,号召向全国推广。核桃作为商洛的传统产业,受到了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确定为商洛最具优势和潜力的特色产业之一。
近期我们深入到核桃产业园区、群众家中,通过实地查看、走访座谈等方式对全市核桃产业发展的现状、困难和问题进行了调查。结合调查情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产业现状
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核桃产业发展,把核桃作为全市最具优势和潜力的特色产业,坚持高位推动,常抓不懈,着力促进核桃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截止2016年底,全市核桃总面积达317万亩, 年产量10.76万吨,产值达到21.5亿元,全市农民人均核桃收入1610元。核桃产业已覆盖我市98个镇办和98%的农户,面积及产量位居全国地市级前列、陕西第一。初步统计,2016年带动3.2万户、10.5万人增收脱贫。
(一)组织推进有力。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核桃产业提质增效的意见》、《关于鼓励扶持核桃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等四个意见方案,成立了核桃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县(区)、镇(办)都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为加快推进核桃产业发展,推行领导抓点示范,做到以上率下,核桃产业发展初步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保障措施到位。市、县(区)分别建立了核桃产业发展基金,落实市级每年预算安排1000万元,商州、洛南、山阳、丹凤四县区每年预算安排1000万元,其他三县每年预算安排不少于500万元产业发展基金,专项用于核桃产业的扶持和以奖代补。相关部门按照渠道不变、各计其工的原则,统筹捆绑使用相关产业项目发展资金,优先安排用于核桃产业发展,初步建立起了产业发展的运行和投入保障机制。
(三)科管成效明显。大力开展技术推广培训。2015年以来,全市举办各类核桃科技培训班1207期次,培训果农10.5万人次。组织编写印发了《核桃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核桃园科学管理简明手册》,大力推广核桃十大综合科管措施。逐级分解落实科管包抓责任,坚持上下齐抓共管,核桃综合科管率达80%以上,开创了商洛全面开展核桃科管工作的新局面。
(四)积极创新模式。全面推进“三书三长”包抓核桃产业示范点活动,积极引领带动核桃产业标准化生产水平逐步提升。按照市级领导每人包抓核桃科管示范点面积不少于1000亩,县(区)级领导每人包抓核桃科管示范点面积不少于800亩,镇(办)领导包抓核桃科管示范点面积不少于300亩的规模要求,从2016年1月开始,到2020年12月底结束,期限5年,坚持一抓五年不变,做到换人不换点,以确保包抓工作的连续性和成效。目前,全市共落实“三书三长”科管包抓示范点228个,抓点总面积16.76万亩,有力地推动了核桃产业发展。同时采取组建专业合作社、依规流转核桃园、大户承包经营、土地股份合作等新形式,推进核桃产业不断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路子迈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核桃产业发展认识不到位。一是政策宣传不深入。部分干部、群众有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缺乏发展核桃产业的坚定信心和决心。二是对发展核桃产业重视不够。一些群众重栽轻管,靠天吃饭和“等靠要”的思想普遍存在。三是示范带动作用不强。一些示范园没有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导致群众不能用科学、长远发展的眼光去认识,制约了核桃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二)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一是基层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科技服务水平偏低,县、镇两级林业技术干部不足,特别是乡镇机构改革后,林业站撤并,管理体制弱化,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性不高,部分技术人员流失,满足不了当前核桃产业发展的需要。二是核桃品种结构不够合理。现有园区多为良种杂种园,核桃品种混杂,尽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纯,但由于历史原因,品质良莠不齐,产量和品质差异很大。三是科管措施落实不到位。一些群众对核桃科管不重视,重栽轻管,导致病虫害防控、倒春寒霜冻预防、土壤深翻、整形修剪等关键技术措施没有落实到位,科管成效还不理想,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三)集约化经营管理机制不活。尽管采取了一些办法,但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机制体制等因素影响,群众参与农村土地流转的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土地流转的渠道还不通畅,集约化管理新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
(四)产业化水平不高。我市从事核桃产品经营的企业不少,但加工水平低、带动能力弱,没有真正的核桃营销企业集团和规范的销售市场及仓储、物流、集散交易中心,大多数都是以原核桃的方式进行销售,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加之,与核桃产业相关的科技研发动能不足,诸如核桃青皮再利用、倒春寒霜冻防治等技术还没有攻克,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影响了核桃产业的增产达效。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助力脱贫攻坚,强化核桃产业支撑。通过政策解读和舆论宣传,教育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核桃产业作为我市农村经济的优势特色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和特色农业战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发展核桃产业的信心和决心。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咬定目标,矢志不移,发展劲头不松,政策措施不减,努力提高核桃综合效益,为同步够格迈入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二)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融合发展。一是按照“改建管”相结合的原则,在核桃主产县(区)突出重点区域集中打造一批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程度高的核桃示范园区,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和聚集效应。二是根据不同地域和条件的差异,选择栽植适宜品种,实现好良种品种提纯和低产园改造,力争形成“一域一品”、“一园一品”。三是坚持把核桃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旅游相结合,建设一批核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园、休闲产业观光园等园区,以农业产业为支撑,大力发展二、三产业,进一步延长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三)强化技术支撑,提升科管水平。一是认真落实和推广核桃科管十项技术措施,切实解决重栽轻管问题。二是下大力气破解核桃青皮再利用、霜冻有效防御等技术课题。在目前预防低温霜冻技术没有攻克的情况下,采取在核桃园中建设星散分布的煨烟池煨烟的传统办法进行防霜防冻。三是积极探索林场式立体种养模式。推广林药、林粮、林菜、林禽等林间经济作物,提高综合效益。四是加强核桃科管队伍建设。通过振兴计划等方式招聘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在商洛职业技术学院、县(区)职教中心等职业院校开设培训班,加强对本地乡土技术人才的培训,培养一批“土专家”扎根核桃产业基地,切实解决当前核桃科管技术人才匮乏问题。同时,要加强基层科技服务机构建设,稳定现有林业技术人员,在职务晋升、政治待遇等方面向基层倾斜,进一步提高基层科技服务水平。
(四)积极探索创新,提升产业化水平。一是探索研究核桃园三权分离的新机制、新模式,引导专业大户、合作组织、龙头企业采取租赁、入股等方式,改变小而散,扩大集中连片建园。二是整合品牌资源,唱响“商洛核桃”品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产品包装,统一品牌商标,打响“商洛核桃”品牌效应。通过招商引资和企业重组,减少小而散的重复性加工企业,重点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三是加快市场体系建设,通过电子商务、商洛核桃推介会等多种形式进行深度宣传促销。市政府要科学研判,尽快确定在丹凤或者是洛南建设商洛核桃交易市场,避免重复建设。四是探索创新资金支持方式。坚持资金向标准化建园、向龙头企业、向种植大户倾斜的原则,进一步整合项目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全面兑现县(区)政府承诺核桃产业发展资金。探索建立核桃产业发展风险基金,积极推行核桃产业保险,有效化解核桃因自然灾害和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